您的位置:主页 > 民生 > 养老 >

共有产权养老,一种新尝试

  共有产权养老,一种新尝试

  专家建议,应推动市场针对大部分老人收入水平和需求开辟中端养老服务

  “浏阳河,弯过了九道湾,五十里水路到湘江……”走进北京市东五环外的恭和家园,一曲《浏阳河》深情悠扬。寻着歌声,记者发现,唱歌的是一群老人。

  他们有序地坐成几排,专注地看着手中的词谱,有人坐在轮椅上,有人手扶拐杖坐在椅子上,虽然行动有些不便,但却容光焕发,身体随着旋律轻轻摇摆,在社工的钢琴伴奏下,生动地歌唱着。

  这里可以说是北京住户平均年龄最大的住宅区——平均年龄78岁。同时,这个近5万平方米的无障碍养老社区,据称也是国内首个共有产权养老设施试点。老人或其子女购买此处房产后,和养老服务企业分别持有95%和5%的房屋产权,入住后可享受企业提供的医疗、护理和餐饮等服务。

  当下,老龄化在加剧,但社会对老龄化的认知似乎仍在初级。老龄占据人生四分之一的时光,但人们对老龄以及老龄更深层次的意味知之甚少。

  人到晚年,如何生活得有滋有味,是当下养老的痛点,也是实现高质量晚年生活的关键。近日,《工人日报》记者走进这个全是老人的社区,感受居住在一起的老人,如何互相扶持和鼓励,探寻这样一个局部气候能否开启另一种老年生活的可能。

  “住在自己家养老,踏实”

  合唱的间隙,老人们有说有笑,唠起家常。

  “每天和我的邻居一起唱歌特别开心,身体好,精神也好。”78岁的王逸君是合唱队领唱。对曾经做过豫剧演员的她而言,每天约上老友唱两嗓子,已经成了养老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。 “真挺好,从环境、服务人员的态度各方面来看,别的地儿没法比。”82岁的杨秀英也是合唱团的一员。在恭和家园住了1年多,她对这里的条件赞不绝口。

  老伴儿过世后的一个春节,杨秀英曾去女儿家住过一段。与在自己家里做饭、张罗孩子们回来吃饭不同,在女儿家里,杨秀英被体贴地照顾着,但无所事事。没了被需要的感觉后,她有些沮丧。而在这里,杨秀英重新获得了自己可以掌握的时间和空间,生活的秩序感又回来了,她又做回了自己的“主人”。

  这里和别的养老院最大的不同在于产权。据介绍,老人或其子女需购买这里的住房,50年产权,入住人中最少1位年满60周岁。房屋持有者拥有95%的产权,可以对房屋进行出租、出售,其余5%的产权属于企业,用于维持该公寓的养老属性,企业方的产权不能出售。在新的房屋使用者符合要求的情况下,企业不对房屋持有者的租售行为进行限制。杨奶奶觉得,“住在自己家养老,踏实。”

  走进公共服务空间,一个用于展示老人书法、绘画作品的小长廊映入眼帘。顺着长廊向前,是供老人休息、娱乐的节庆大厅。大厅入口张贴着老人本月的活动安排。书画交流会、音乐放松训练、手工坊等活动充实着老人的每一天。

  “一些活动是老人在社工的帮助下自发组织的,我们尽量让老人自主地做些事情,这样对他们的健康也有好处。”恭和家园社工部主任张璐告诉记者。

  转眼到了午餐时间,老人们三五成群地朝餐厅走去。“营养师会根据老年人的饮食习惯,提前一周搭配好菜品。老人可以结合自身情况,决定在餐厅吃还是在家做。餐厅一天的伙食费是55元。”恭和家园园长庞蕾告诉记者,灵活的就餐方式满足了老人的多重用餐需求。

  部分医疗配套仍需完善

  入住恭和家园前,杨秀英曾在另一家养老公寓住了3年多,每月1.5万元的养老支出让她和子女负担不轻。如今,杨秀英每月只需支付3000元服务费,便可享有社区内的公共空间、设施,以及医疗护理、居家服务、持续照料等服务。

  社区里,楼与楼之间有长廊连接,入户的电梯可以放置病床,轮椅可以进到卫生间,房间内有触手可及的呼叫器和朝两个方向同时打开的门。这些特有的设计都是为了方便养老生活。

  社区内有社工和管家。社工协助老人组织活动,管家则负责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和健康管理,张璐告诉记者,“这既保证了老人的正常生活,也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。”

  而对爱好文艺的王逸君来说,最开心的就是每天有丰富的娱乐活动供她选择,偶尔还有志愿者为老人开设微信、抖音课堂。每周固定的网购日,为老人购物提供了便利。

来源:中国公益先锋-传播正能量,有我必先行!
推荐图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