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主页 > 生态环保 > 低碳生活 >

環保督察掀起“綠色風暴”整改落實到百姓家門口

原標題:環保督察掀起“綠色風暴” 整改落實到百姓家門口

  環保督察掀起“綠色風暴”

  地方官員戴上環保“緊箍” 整改落實到百姓家門口

  歷時數月的第一批中央環保督察“回頭看”,陸續揭開了各地環保整改的面紗。

  “一些地方和部門推動整改態度不堅決、在處理發展與保護關系時態度仍不夠堅決、出現虛假整改、表面整改、敷衍整改的情況……”督察組的督察意見言辭犀利,直指環保整改存在的問題。

  今年5月30日至7月7日,6個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對河北、河南,內蒙古、寧夏等10個省(區)開展中央環境保護督察“回頭看”,並同步安排相關領域環境保護專項督察。從10月16日開始,各督察組陸續向相關省(區)反饋“回頭看”和專項督察意見。

  中央環保督察自2016年啟動,兩年來,被稱為“環保欽差”的督察組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環境整改的“綠色風暴”。

  從1978年新中國第一次在憲法中對環境保護作出“國家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,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”的規定,到如今中央環保督察制度的確立,改革開放40年來,我國環保力度不斷加強,建設美麗中國的腳步堅定地向前邁進。

  從查企轉為督政

  中央環保督察的出現被稱為中國環境監管模式的一次變革,從查企轉為督政,環保的主體責任落實到黨政部門,地方官員戴上了環保“緊箍”。

  長期以來,環保治理通常把責任歸咎於企業,黨政領導干部不當干預環境保護的事件時有發生。有關部門次次查,企業表面改,“一陣風”式整改成為通病。有些地方政府甚至為了當地GDP縱容或者以觀望態度對待污染企業。

  在某種意義上,中央環保督察的產生就是為了斬斷“黑色GDP”的錯誤做法和思維,將督察對象定位為省區市黨委和政府及其有關部門,並下沉至部分地市級黨委政府部門,強調“黨政同責”“一崗雙責”,地方黨委與政府一道接受監督。尤為重要的是,督察結果成為領導干部考核評價任免的重要依據。

  這一制度直接推動了環保工作的改變,從省委、省政府到市委、市政府再到村縣一級,環保成為領導干部的重要工作。河南安陽市一位分管環保的市委領導坦言,環保是當前的重要工作,經常通宵加班盯著環保數據。

  通過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和“回頭看”督察,壓力層層傳導,地方政府緊盯企業整改已成為常態。

  與此同時,中央環保督察的頂層設計不斷完善。2017年,中辦、國辦印發《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規定(試行)》,規定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,領導要離任要先過“生態關”。今年6月24日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又發布《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》,將“全面加強黨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領導”獨立成章,並且強調生態環境保護出了問題,首先要問責省、市、縣委書記,問責省、市、縣長。同年,生態環境部新成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,生態環保督察工作進一步升級完善。中央環保督察常態化格局基本形成。

  數據顯示,2016年啟動的第一輪督察共約談黨政領導干部18448人,問責18199人。此次“回頭看”共立案偵查543件,行政和刑事拘留610人﹔約談3695人,問責6219人。

  問責手段越來越嚴厲,倒逼著地方政府更加重視環保、積極整改。曾被稱為“最嚴環保問責風暴”的祁連山事件,就給地方政府狠狠地敲響了警鐘。

  長期以來,祁連山局部生態破壞問題十分突出,經過中央督察組的專項督察后,祁連山生態環境的問題清單被公之於眾。甘肅省218名領導干部被問責處理,其中3名副省級、6名正廳級官員受到處分,4名正廳級官員被行政撤職。

  嚴肅問責之下,當地環保整改提速。張掖市把祁連山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整治作為“一號工程”,每個市級領導負責5~8項問題整改。高壓之下,一批長期懸而未決的生態問題迎刃而解。整改1年后,祁連山生態得到有效恢復。

  倒逼地方優化產業結構

  改革開放40年來,我國經濟發展成為世界矚目,但同時也埋下一些生態隱患。如何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,越來越被重視。中央給出的“答案”是: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。”

  在“回頭看”督察意見中,多省市存在的保護與發展問題不斷被提及:寧夏在處理發展與保護關系時隻算小賬,不算大賬,自治區經信委將生態環境保護視為工業增長的負擔﹔廣西林業廳擬將保護區面積平均減少46%,還支持相關地市將43處採礦區、探礦區和風電開發等項目以“開天窗”等方式調出自然保護區,一旦通過,必將造成有關自然保護區支離破碎……

  這些保護與發展的問題被一一列出,也在不斷倒逼和督促各地加快調整產業結構。

来源:中国公益先锋-传播正能量,有我必先行!
推荐图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