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主页 > 聚焦扶贫 >

堵上贫困窟窿 打开脱贫门路

身边看得见、够得着的脱贫样板,更能唤起贫困户脱贫的决心。

脱贫有益,但脱贫绝不容易。

党和政府该如何帮扶?贫困户如何自强?龙江农民刘全的脱贫故事,可视作一个样本。

脑袋活泛又肯干、身体健康没毛病,又有强烈的致富意愿,这样的人为啥还会致贫?答曰“点儿背”。为啥点儿背?两条:致富技能少,除了种地不会别的;抗风险能力差,一场大病全搞垮。

如何让这样的贫困户摆脱贫困?

关键时刻扶一把。通过医疗和义务教育保障、产业扶贫项目分红以及房屋改造等措施,各地都在帮助刘全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时“止血”,不让贫困的窟窿越整越大。

扶一把不是随意拔高帮扶标准,对看病、上学等大小事项都大包大揽,而是给予必要的保障,培厚贫困户脱贫的土壤。这才符合现阶段我国脱贫攻坚的标准,即稳定实现贫困人口“两不愁三保障”,不愁吃不愁穿,义务教育、基本医疗、住房安全有保障。

脱贫路上推一把。贫困户要实现长期稳定脱贫、致富,从根本上来说,应着眼于激发其内生动力。刘全所在的龙江县通过构建具有特色的产业扶贫体系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等,助推贫困户变成拿薪水的“上班族”、自主创业的“个体户”、带地入股的“小股东”,实现持续稳定增收。

在众多脱贫故事中,有一点不能忽视:讲好身边“好把式”的脱贫故事,有助于促使其他贫困户激发其内生动力。

通过自己苦干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,这样的事例,对一些有着“等靠要”思想、脱贫致富愿望不强烈的贫困户触动很大。一些人在榜样的感召下,会主动寻求脱贫路径。这比起村干部苦口婆心做工作,效果要好不少。

身边看得见、够得着的脱贫样板,更能唤起贫困户脱贫的决心:人家能挖穷根、甩穷帽,过上好日子,我为啥就不能?一旦思想上从“要我脱贫”转向“我要脱贫”,再加上党和政府精准脱贫的好政策,甭管穷根埋得有多深,咱都能给它挖出来。

来源:中国公益先锋-传播正能量,有我必先行!
推荐图文